深汕合作区产业用地项目
一、区位优势
深汕特别特别合作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最东端、珠三角经济圈和海峡西岸经济圈的结合部。距离深圳60公里,坐拥鲘门高铁站,是广汕高铁与厦深高铁汇聚的重要节点,随着国家对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定位的方案公布,合作区的发展规划,已从广东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深汕合作区正重点建设鹅埠先进制造集聚区、深汕湾机器人小镇、深汕海洋智慧港和深汕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基地,加快建立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深汕合作区作为深圳未来产业的新高地,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
深机协智能装备产业项目主推落户东部组团机器人小镇,项目所在地毗邻鲘门高铁站,直线距离1公里内。合作区东部组团定位为科教研发区和未来产业区,重点发展高教科研、教育服务、人工智能、机器人、海洋产业、科创休闲等,是未来深圳创新转移的重要科创休闲湾区。项目整体建设已通过政府审议并稳步推进,截止2020年底,确定入驻企业/平台9家,其中国家级产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2家含国家机器人质检中心,工业互联网产业资源2家,机器人上下游企业6家,产业加速器1家。
二、产业政策
由深机协会负责政府对接、项目立项等事宜,推动深圳机械装备行业优质企业组团落地,企业可享受物业租购优惠,且享受专事专议的税收、基金、补贴等政策优惠。同时将和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合作,导入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质检中心等高端科技服务平台,差异化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加速产业资源集聚的同时避免企业间同质竞争,提供配套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构建产业生态。合作区企业在土地、水电、用工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未来将深度融入深圳产业生态。
三、企业数据参考(具体标准以项目正式协议/合同为准)
类别 | 要求 | 备注 |
行业属性 | 智能工业 | 包括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上下游产业链 |
投资强度 | 最低4000/㎡ | 例:计划3万平米,总投资最低为1.2亿元 |
土地产出率 | 300万元/亩以上 | 如:计划50亩土地,年产值最低为1.5亿元。 |
年税收 | 30-40万元/亩 | 每亩税收在30-40万元,企业需要具有一定的规模 |
现状 | 建议有单独的一栋楼或者至少租赁一层楼 | |
原用地面积 | 建议研发办公面积在5000平米以上 | |
员工数量 | 50人以上 | |
科研投入 | 营收4% | 加分项 |
盈收 | 建议2019年或2020年营收能过亿 |
四、空间规划
以构建完整产业生态为思路,以打造工业互联网为引领、智能机器人为重点的产业联动与集聚发展区为目标,形成集研发设计、双创孵化、智能制造、智能化技术应用与体验、居住与人文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城融合创新综合体。项目主要分为研发创新、机器人智能制造示范、工业互联网集聚、科技服务和综合配套服务五大功能区,总规划面积1000亩,总共分三期开发,其中一期规划用地500亩,二期300亩,三期200亩。
四、区域优惠政策
1、产业扶持政策
免征省级产业转移园内企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收费等3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缓征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深圳市财政每年安排7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作;设立规模为10-15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对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项目安排4亿元的贴息资金扶持;省财政安排9亿元设立省珠三角地区企业产能转移奖励资金。
2、研发创新
对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创业平台整体转移进入的,以实际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30%比例按年度予以奖励,每家累计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随同企业总部一起进入的研发机构按规模或研发能力每家一次性奖励,300万元至1000万元,分支机构为每家100万元至300万元的奖励;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与100万-300万元奖励。
3、金融服务政策
重点产业企业项目银行贷款利息给予最高50%的补贴,单一项目贴息补助每年度最多不超过500万元。对园区土地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最高30%的补贴;对特定企业或项目按实际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30%比例按年予以奖励,累计最高不超过1亿元。
4、人才引进政策
提供1000套人才安居房,支持合作区发展;可容纳近千名员工的过渡性宿舍已投入使用;享受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奖励。
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 产业发展业务部
2021年1月